《告别塔可夫斯基》是2000年的一部纪录片。由克里斯·马克执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埃娃·马特斯等联袂主演。告别塔可夫斯基,又名Une journée d'Andrei Arsenevitch、塔可夫斯基的一天。《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一天》(Une journée d’André Arsenevitch,克里斯·马凯,1999年|55分钟|录像|黑白与彩色|有声)记录了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932—1986)生命中最后的瞬间并回顾了他的电影艺术生涯。1986年冬,正在巴黎拍摄影片《牺牲》的塔科夫斯基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多年来被苏联政府扣为人质儿子来到巴黎。征得塔科夫斯基同意后,法国纪录片大师马凯立即带着摄像机赶往拍片现场,记录了这位当代电影史上别具一格的电影诗人最后的工作瞬间。一个月之后,塔科夫斯基因病卧床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观看刚刚拍完的电影素材。本片既是对塔科夫斯基拍摄最后一部影片的工作记录,也是对他毕生艺术道路的高度总结。本片导演克里斯·马尔凯(Chris Marker)1921年生于巴黎近郊,从影之前当过新闻记者、摄影师、评论家,从影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因此,他的影片兼具电影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之长,对摄影机的运用如同自来水笔那样挥洒自如。同时,他的影片关注世界各地的政治事件,并以独特的个人化视点读解这些事件,他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拍摄的影片尤其如此。在将近50年的电影生涯中他拍摄过将近50部影片,如《1952年奥运会》(1952)、《北京的星期天》(1955)、《西伯利亚来信》(1958)、《海堤》(1963)、《美丽的五月》(1963)、《远离越南》(1967)、《红色天空》(1977)、《无日》(1982)、《亚历山大之墓》(1993)等等。进入21世纪,年逾八旬的马凯继续为观众带来新的作品,如《未来的记忆》(2001,与雅尼克·贝隆合作)、《栖息的猫》(2004)。(关于马凯拍摄影片《北京的星期天》的情况,参见张献民《与朗兹曼谈〈浩劫〉》,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5期“2004北京国际纪录片展”专辑)。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7,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箭猪 说:他的第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小孩站在一颗小树旁边;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一个小孩睡在一颗死掉的树下。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上帝的一个信号。但是当他在拍摄这一幕的时候,塔可夫斯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生病了。没有人能破解到这种上帝的信号。有一些人的去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伟人们给我们留下了闪耀的自由思想。每个人都要也自己决定,那个神秘的海洋是否真的存在,那个区域是否也是存在的。是否“牺牲”里面的主角,亚历山大是否完成了一个奇迹。必须找到塔可夫斯基自己的钥匙才能进到他的房子。所有的电影最终只是围绕两个小孩,两颗树进行的。
NVHZ 说:“所有的电影,都只是围绕两个小孩和两棵树进行的。” 感觉一些地方理论有些架空,比如水代表身体和自然的交流——我没见到过这个符号明显地生成。油画思想也没看出来过。镜子—油画的对位也略觉不着边际。电影何必向画提升自己的艺术地位?电影就是电影。还有Chris Marker这风格……老塔的纪录片还是用老塔的风格拍看着舒服。塔可夫斯基的关键是巨大的空虚和混乱,然后是爱,巨大的爱,然后是从此而生的信仰和拯救。所有元素围绕它展开。
Sabrina 说:这个片子不错,比较系统的回顾,一家人5年后见面,儿子都已经是个英俊少年,导演应该是剪辑了比较欢快的部分。对安德烈片子中一些元素入水,水的倒影给出了一些解释。还透露了安德烈的家庭,母亲、父亲在他成长中的影响。还是不够尽兴,看来只能寄期望于看看研究者的一些文字记载了。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