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奇爱博士

2020-10-18 10:57:38

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余华道出了片名的意义:在他的阅读经验中,海水总是蓝的。——其实无法精准地定义这部贾樟柯导演的新作是“口述历史”或“文学纪录片”,它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文学关照农村与土地的真实图景,将客观的时间线索与主观的生活性主题交织。抛开这些“作家”的外壳,让他们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成长经验、家庭往事、以及可爱的回忆(余华的叙述部分在平遥影展现场又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分享他们与普通人民一同度过的饥饿、穷苦。在放映结束的交流现场,梁鸿女士说她觉得十分荣幸成为万千面孔中的一部分。这是影片具有的最为动人的力量。记录农村、记住历史的声音仅仅只是这部影片使命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映照出每一个我们的原点。即便新时代的我们,城市的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习惯,但乡土,依旧是我们的“血地”。

内陆飞鱼

2021-02-20 16:18:28

第一届吕梁文学季的衍生品,这样的纪录片项目对科长没有任何挑战,作家部分余华、梁鸿有些意思,其他人一般,科长一直最迷恋也是最擅长的公共空间和街头即兴抓拍,倒是有一些意思。

Pagliaccio

2020-02-22 00:08:40

电影应该和人民一起存在,有爱有吃就够了。四星全加给余华的段落了,梁鸿部分不知所云,附属大学来膜拜一下附中物理大佬,什么18个共同的问题,这章节分得不能再乱了,小标题也是取得没什么道理。贾平凹要求女儿先做一个女儿和妻子,做好家务再想着写诗的言论引发一阵嘘声。“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这里面只有段子手余华最真诚,也是我对故乡的看法。这一段最后的镜头对准几人无措,失神地盯着疑犯通缉有点细思极恐。科长这次用了很多明显不搭的古典乐,说是要给纪录片增加一些“抽象”的感觉,也是很迷...

晚不安

2021-03-22 20:55:41

章节式、过场空镜、喧宾夺主的配乐,这些失败的建构方式跟《掬水月在手》如出一辙。频繁的章节划分如《十三邀》般逻辑不明,且是一种情绪的打断;曾经对面孔的生动捕捉再次坍缩为景片的描摹,而段落间喷涌出的驳杂音响,也与《小武》的生成有太大不同;让群众在外景朗诵,是把文学造型化,更如王小帅《我的镜头》般失真。吕梁文学季的由头,接着进入贾樟柯一贯的以点带面的野心:从贾家庄,看全中国。但在选取的三个作家身上,既没能看到诉说身世的必要(仅是应对名导采访),也没看到文学史的风景。如此散淡的结构和主体,根本无法达成《海上传奇》式的有力表达。贾平凹一句“写诗之前先做好母亲和妻子”的规训,再度把他的厌女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一旁俯首帖耳的贾浅浅,也正是上野千鹤子说的“父亲的女儿”,选择接受压迫而亲近资源。

Honigsenf

2020-02-25 22:45:10

单独每个章节都可以作为一集来谈。剪辑潦草。作者部分生动,其他(摆拍)略显尴尬。但影片至少有一点触动我:中国大陆文学(至少片中所谈的一代)实在是土地文学和乡镇文学,作家某种意义上是在替更多沉默的“榆树”书写-父母,孩子,姊妹手足,父老乡亲,有些甚至在意识到他们写作意义之前(没有别的选择)已经出于本能地书写这种痛苦,为了糊口,为了活下去。这种文学是无法完全避开集体身份,也无法回避这种集体性的苦难,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中国文学是永远反抗着遗忘,反抗着集体性遗忘的。

西楼尘

2020-10-29 00:30:34

余华对死亡的感受是太平间里的凉爽,贾平凹对疾病的感受是感冒针头的痛觉,梁鸿对人情的感受是父亲口碑由盛到衰的转变。王亦梁已经不太会说河南话,但语言的记忆早已根植于基因。我们生在哪里,一半就已经死在那里。出名就是有了约稿函,出嫁就是为家族牺牲,一直往蓝色里游,就是往那生生血地里回溯。

九只苍蝇撞墙

2021-02-02 23:31:12

与其说是关于文学的,不如说是关于这几个码字的人在文学之外的精神与肉体状态。不知是不是素材选择的原因,后面这三位作家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在反复地咀嚼个人经历中纠缠着乡土的苦涩,它们甚至都达不到中国文学的老师俄罗斯文学的那种标志性“痛苦”的层级。这种苦涩和成名后侃侃而谈的光鲜嫁接在一起,和坐在骄车里站在讲台上的意气风发不自然的形成了一股苦尽甘来的农民企业家式成功投射,不知是不是代表了摄影机某种潜意识里的映照关系。影片中展现的上一辈作家对生活之苦的反刍和在影片中缺席的下一辈作家对精神之苦的呻吟构成了中国严肃文学的一幅尴尬对镜自画肖像。这幅肖像中的人几乎都不具备感知肉身之外的世界的能力,只有审视自己肉身伤疤的目光。如此精心雕琢修饰的画面在科长的电影里也可以拔得头筹了。

互联网烟民

2020-02-22 04:03:26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還是會想念家鄉黃色的海

NanSLi

2020-10-18 08:57:09

4thPYIFF文字的感触力无时不在消解着沉湎的观者,细数着每一句倾吐出来的话语——同时也失去了摄取的意义,努力地捉住下一秒即逝的不完整-约束的肢体与附带着情感的容颜。造成一次虚幻的记录,粗略地口述出的记忆中的故土,不过是为了"绑架"观众的精神。看不见摄影机的跟随,只是做着切片的情绪慰藉,在拼凑而成的摆拍中重复着无意义的访谈。联系记忆深处的不应只是寄托于海水的蓝色臆想。

Giacomolyu

2020-02-22 00:57:54

被唤起了亘古至今的土地依恋,离开故乡,一半自己死在那儿,在文学的描述下竟然复苏起来。我觉得科长还没变,他依旧和人民在一起。“没有什么神仙和皇帝,我们必须自己救自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们也必须自己救自己。”

枝一.。

2020-02-22 06:19:01

电影整体而言是抽象的,细节却很丰富。许多镜头停留在人脸情绪与行为的刻画上——这是真实而被我们忽略的人生,而我们几乎很难正视它。这样的设计至少我很喜欢,也很触动人心。余华实在是太幽默,逻辑又十分清晰,殡仪馆的洁净与对“happy ending”的追求深刻而讽刺。在他戏谑着说出的死亡,生存,快乐,悲伤的标签激烈冲撞着彼此,搅动着真实而复杂的人的情绪。最后对梁鸿儿子的采访有很明确的时代割裂感:远离乡土的年轻一代,与被割裂的空白的历史,该用什么去铭记?被时代漩涡裹挟而顺流的人,是否能游到海水变蓝的那一天?

王磊

2021-02-14 13:59:29

一直以来,都很讨厌那种《人民画报》体式样的电影,这样的美学“舒适”,抽空了人、人和人组成的像,只剩了说话和不说话的符号;抽空了场景、行动和心灵,只留浮在表层的表层现实。《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恐怕就是如此吧。我很期待在电影里看到作家们,凝视个体生命的精神史,或由他们的叙述牵引而来的人性思辨,除了那些刻意留下的画外环境声,给我失望之余的留底慰藉,其它,抱歉,没有。上映了,还票钱,立此存照。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