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2021年的一部纪录片。由贾樟柯执导,段慧芳、苏童、莫言等联袂主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又名一个村庄的文学、Swimming out till the Sea Turns Blue。导演: 贾樟柯 编剧: 贾樟柯 / 万佳欢 主演: 贾平凹 / 余华 / 梁鸿 / 贾樟柯 / 莫言 / 苏童 / 段慧芳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9-19(中国大陆) / 2020-02-21(柏林电影节) 片长: 112分钟 又名: 一个村庄的文学 / Swimming out till the Sea Turns Blue / So Close to My Land IMDb: tt10374360 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6.7,算是一部中等的电影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影迷点评:
晚不安 说:章节式、过场空镜、喧宾夺主的配乐,这些失败的建构方式跟《掬水月在手》如出一辙。频繁的章节划分如《十三邀》般逻辑不明,且是一种情绪的打断;曾经对面孔的生动捕捉再次坍缩为景片的描摹,而段落间喷涌出的驳杂音响,也与《小武》的生成有太大不同;让群众在外景朗诵,是把文学造型化,更如王小帅《我的镜头》般失真。吕梁文学季的由头,接着进入贾樟柯一贯的以点带面的野心:从贾家庄,看全中国。但在选取的三个作家身上,既没能看到诉说身世的必要(仅是应对名导采访),也没看到文学史的风景。如此散淡的结构和主体,根本无法达成《海上传奇》式的有力表达。贾平凹一句“写诗之前先做好母亲和妻子”的规训,再度把他的厌女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一旁俯首帖耳的贾浅浅,也正是上野千鹤子说的“父亲的女儿”,选择接受压迫而亲近资源。
奇爱博士 说: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余华道出了片名的意义:在他的阅读经验中,海水总是蓝的。——其实无法精准地定义这部贾樟柯导演的新作是“口述历史”或“文学纪录片”,它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文学关照农村与土地的真实图景,将客观的时间线索与主观的生活性主题交织。抛开这些“作家”的外壳,让他们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成长经验、家庭往事、以及可爱的回忆(余华的叙述部分在平遥影展现场又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分享他们与普通人民一同度过的饥饿、穷苦。在放映结束的交流现场,梁鸿女士说她觉得十分荣幸成为万千面孔中的一部分。这是影片具有的最为动人的力量。记录农村、记住历史的声音仅仅只是这部影片使命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映照出每一个我们的原点。即便新时代的我们,城市的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习惯,但乡土,依旧是我们的“血地”。
谋杀游戏机 说:贾樟柯第三部口述历史群像纪录片。本以为就是一部采访影像,看完18个章节的错落编排才发觉,它或许是贾樟柯视野最广、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通过5060乃至00后的讲述,透视整个中国的现代发展史。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饥荒年代到经济腾飞,从个人/家庭记忆到集体记忆...一开始节奏迟缓深沉,口音听不太懂,到最后在北京长大的男孩已经不太会河南话,表达方式也比较现代。口述本身就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或许因为讲述主体都是作家,他们的表达天然带有感性和浪漫。最典型就是余华那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很美,余韵无穷,也难怪被拿来做了片名。听说贾家庄现在挺文艺的,片中请村民念的诗倒也别有风味。余华老师真是太好玩了,人豁达又有趣,讲述节奏也很好,从他一开口观众就开始笑个不停,强烈推荐余华老师参加下届脱口秀大会。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