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wangzhy

2022-02-13 06:00:05

凝聚在 Irene Girard 个人的心理弧光 抵达真正的现实主义 中产阶级的无情漠视 法理秩序和身心健康的职人对上层利益共同体的丑陋偏袒 宗教信仰的代理者怯懦自愚 讽刺的是由反省自身生发出补偿性质的“大爱”却被最后一镜无情击碎 那是底层的殷切希冀之盼 对比之下 Bicycle Thieves 才是回避真困境的伪现实主义 p.s. 未来建筑派 Virgilio Marchi 设计的场景 尤其是开篇有个螺旋梯俯仰的景别是不是上承了布雷松的摄影 下启了露滴牡丹开和罗马浮世绘 以及 Masina 的男人都是巨婴 2333

JeanChristophe

2020-02-14 22:19:37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看这样一部电影实在令人喟叹.初看之下它似乎也是某种"左派幼稚病"的产物,但罗西里尼的水平绝不至如此:其作品中人物从来都以人本身而非任何具象征意味的样貌显现,但现代社会中来自人本身的向着他者的博爱已经是不可理解的――直接出自任何个体口中的"我爱人类"乃是傲慢的妄言,它如今只能以非第一人称的譬喻或引语的形式出现:唯当对人的爱"就像耶稣对万民的爱"或"就像革命领袖对群众的爱"时,它才成为可接受的;那彻底超越政治与宗教立场的――被强名为自我救赎的"移情作用下"的母爱――本是最朴实无华的、无需解释的爱本身,却被勒令为自己辩护;全片最后一击来自结尾牢笼外的民众,即便他们也无法全然明白主人公,而仍循着基督教的传统,将她称为圣人.

日灼

2021-05-15 15:28:04

有左派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也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偏爱。虽然影片伊始就用一场罢工点破了战后激荡的社会环境,但一九五一年的欧洲(意大利罗马)更多是罗西里尼造神的背景板,填充的是自上而下视角的人性关怀,而非政治化视角的剖析,褒曼的举动更像是朴素的博爱者,纯粹的银幕魅力展示…当然最虚伪的永远是教会和牧师,永远是经济与地位优势一方的看门狗。玛西娜的客串太惊喜了!!

蘿蔔糕王子

2014-01-16 10:30:06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弱不禁风,胆小怕事,背转身去,失去了理想和勇气。

鬼腳七

2020-11-12 22:31:10

3.5,罗西里尼老师这个片子看起来是个上流社会妇女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故事,但是也有阶级/意识形态/性别/家庭/宗教的不同层面,算是挺丰富的。当然后半段卯着劲儿要把褒曼写成圣母就有点勉强了。

Q·ian·Sivan

2018-05-17 07:55:48

「We feel the need to share it, to make our love bigger until it embraces everyone.」「We should improve their nature. Who r we to dare to change them? God made them as they are. How sad it is suddenly to discover that we've been dictators in our lives to ourselves and othes.」

Mannialanck

2012-12-13 22:00:06

7。罗哥原来也是左棍,褒曼也有点老了

[已注销]

2021-01-28 09:38:03

B。“爱自己身边的人是不够的。”“对他人的爱来自对自己的恨。”英格丽·褒曼威尼斯影后作品。首个镜头是无关主要人物的社会背景介绍(大罢工),转瞬罗西里尼聚焦中产阶级家庭,但明摆儿子Michele得不到想要,大人不知其所想并非玩具火车,再接玩具火车包围房屋(儿子内心),以此暗示儿子自杀的原因(两次跳楼来看就是不可见的《怪房客》)。此后观众随人物落入社会底层——像是回归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又像《火山边缘之恋》回归原初——甚至下到工厂体会生活艰辛(女主特写与工业流水线的快速剪辑),最终化为“圣母”而被社会主流放逐。电影院外《第三者插足》海报预示着丈夫的误会,医院主观视点长镜头让人感到窒息。PS:救济对象(朋友在马戏团工作的)朱丽叶塔正要去看电影。

黄小邪

2019-12-23 23:45:25

大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于经历个人创伤/挫折后终于走进悲惨的人间去“爱世人”。但如果对造成贫富差距的结构分析是缺席的,也意识不到基层群体觉醒与组织起来的力量,而仅靠一两个贵妇人的“慈善之心”,必然走向个体的“造神”运动——被有权有势的利益集团“精神病化”与被底层顶礼膜拜的“圣母”…至于罗西里尼的个人态度?一是资产阶级式犬儒和浅薄,二是忙于造他自己的“女神”。

十一伏特

2021-11-30 01:55:38

失去亲子的母亲,希冀借助信仰来摆脱痛苦,接触左翼思想接触底层劳动阶层,进入教堂感受上帝博爱精神,逐步转变为“圣母”,照顾别人的儿童、濒死的妓女、持枪的歹徒。前四分之三是跟随褒曼的视角,很容易产生共情;后四分之一,将其投入精神病院,用和医生、牧师、律师的对话来观察思想转变后的褒曼,就说不清到底是这1951年的欧洲社会出了问题,还是自己真的患上精神疾病。 没想到褒曼和朱丽叶塔·马西纳还在本片中同场对戏。 隐约觉得这部电影的许多元素能对应上基耶的蓝白红三部曲。失去挚爱、悲伤自毁、遇到妓女,这些对应“蓝”。夫妻分离、持枪歹徒、铁窗遥望,这些对应“白”。上流社会、博爱一切、被无端猜疑,甚至有名句“那时一束强光照亮了我”,这些对应“红”。

zy_

2015-05-06 01:14:57

电影也即是一九五一年的褒曼,有失去,也有收获。看着她被关进精神病院时能如此坦然看淡一切真有种想立马跪地拜师的冲动。引用电影里丈夫说的一句话: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就算她犯了错,我们也应该支持她,告诉她我们爱她。

stknight

2011-09-19 22:16:18

在这部《一九五一年的欧洲》中,罗西里尼已将新现实主义抛在身后,开始了主题先行的尝试。实际上,罗西里尼借助这个故事所叙述的主题十分宏大而艰深,甚至这部电影也不能完全承载。这也是褒曼主演的罗西里尼作品中最具深度的一部,挖掘出了褒曼的新潜力,但依旧没能获得特别突出的反响。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