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绝望

绝望》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Arcadia

2012-08-13 02:20:03

原著小说一定是一部很精彩的心理小说吧,电影能拍成这样实属不易。很期待纳博科夫的小说原著能再给我带来惊喜

appletri

2012-06-08 00:23:46

法斯宾德的电影永远只有一种属性:“玻璃”——他不会“浪费”任何一个放大暗示Gay元素的镜头。就算是紫色,他也有本事挑出最极致的浅紫罗兰色,让人从片头字幕就开始凌乱。总之,各种出戏的干扰使看第一遍时很难把握住触发男主压力持续增大的各个小细节。

vivi

2012-01-21 22:06:40

呵呵,所谓的perfect murder...可不是自己一厢情愿想出来的~ 我喜欢…浅紫色!

马勒克纳维奇

2019-05-09 15:58:12

这部根据纳博科夫小说改编的作品可谓将小说中的“镜像”之意与法斯宾德最擅长的“镜面影像”实现了水乳交融。法斯宾德通过大量镜面、玻璃的隔离影射赫尔曼的人格分裂,认为流浪汉像自己是赫尔曼将分裂后的人格进行实体化的妄想,而杀死流浪汉成为赫尔曼剿杀母体实现人格转移的最终步骤。作为一名狂妄的同一性追求者,赫尔曼在这个过程中不休止地将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抹去,使其成为“自我”影像的复制品。但颇具讽刺的是,赫尔曼的“天才计划”最终被一枝小小的手杖打败。其实本质上打败他的不是手杖,是“不像”,是人格镜像的不对称。明明不像,却以为像;明明不是,却自以为是。由此可见,真正的绝望并非事实打击,而是自己所以为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嘲弄人的幻景。这正是赫尔曼悲剧的根源。另外,饰演赫尔曼的鲍嘉演技堪为惊艳。

dinosaurs

2011-10-14 17:02:57

终于等来这一片。名小说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的大对撞。由于纳博科夫的小说风格和斯托帕的剧本改编,这一片成了法斯宾德最晦涩的电影。电影的身份认同主题也区别于典型的法氏政治话题。但效果仍然凌厉。最最爱博加的最后一场独白!就在那一刻,四位主创的分裂人格汇聚到了一处啊。。

drunkdoggy

2011-09-09 21:29:58

镜头非常好,唯我型人物精神投射的那片紫色很妙。但是,纳博科夫的原著实在不适合这样拍。精神分裂+谋杀在电影里不能按照时间顺序展示,而按照时间展示的此片,又失去了小说中精神分裂的第一人称叙事所带来的迷惑性和悬念。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