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动作片 埃及 1983-05-30
主演:艾哈迈德·马扎尔 纳迪娅·卢特菲 Ahmed Mazhar Mohamed Abdel Gawad Salah Zulfikar Laila Fawzi Hamdi Gheiss Mahmoud Al Meligy
导演:尤瑟夫·夏因
《萨拉丁》是1983年的一部动作片。由尤瑟夫·夏因执导,艾哈迈德·马扎尔、纳迪娅·卢特菲、Ahmed Mazhar等联袂主演。萨拉丁,又名El Naser Salah el Dine、Saladin and the Great Crusades。11世纪末,以英、法、德等国组成的十字军发动了第三次东征,大肆侵略阿拉伯土地。埃及军民在萨拉丁苏丹(即国王)的亲自率领下,奋起反抗。在亚历山大港一战中,击退了十字军的进攻,给十字军以沉重打击。为了收复圣地耶路撒冷,萨拉丁积极准备,联合阿拉伯各国军队,共同对敌。在赫淀山战役中,萨拉丁派主将阿瓦姆夜袭敌营,捣毁敌军的蓄水罐,引敌下山,采用“火墙战术”,打得十字军落花流水。结果,狂妄自大的法军首领里诺被俘,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为了实现占有耶路撒冷的野心,法军首领里诺的妻子弗吉尼亚从欧洲请来以英王理查为首的各国援军。十字军凭借战略优势向阿克要塞进攻,由于阿克城总督利欲熏心,卖身投敌,阿拉伯军民虽经苦战,但阿克城最终失守。十字军占领了阿克城,继而又发动了对阿什克伦城的进攻,英王理查急于取胜,动用大型战车攻城。萨拉丁面对强敌,暂时弃城而走,诱敌于沼泽地带,变被动为主动,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英王理查在惨败之余,企图以暂时停战议和的方式来争取时间卷土重来。但法王菲力普、弗吉尼亚、康拉德伯爵等各怀野心,狼狈为奸,他们一面暗派使者告诉萨拉丁,愿以获得几个城市为条件,放弃进攻耶路撒冷;一方面却又极力怂恿英王立即进攻耶路撒冷。萨拉丁沉着应战,并派遣主将阿瓦姆去同大马士革人取得联系,引进大量液体燃烧剂,用以对付十字军的大型战车。为了争取和平、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萨拉丁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邀请英王理查朝拜圣地。一心想当耶路撒冷国王的阿塞尔公爵乘机暗箭射伤英王,并嫁祸于萨拉丁,妄图破坏和平。萨拉丁为了表明和谈诚意,只身一人化装潜入敌营为英王治伤,晓以大义。不料刚愎自用的英王理查在法王菲利普等人的挑唆下,为了所谓“圣战”荣誉,非但不听萨拉丁的忠告,反而一意孤行,执意要与萨拉丁决一死战。在阿拉伯军民痛击之下,英王理查一败涂地,终于不得不投降求和、撤军回国。 (作者为本片翻译之一。原文刊载于1980-8-16《解放日报》)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6,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您老朋友王狗熊 说:绝对是冷门的电影,但是个人认为比天国王朝要好看虽然画质太渣开头结尾缺失中间有片段被剪掉无法衔接。豆瓣上标注这部电影是80年代的但是我从书上读到这部电影最先在文革期间周恩来批示引入国内。电影线索比较简单,萨拉丁、狮心王查理两个主角跟周围一帮兄弟、机会主义者、叛徒斗智斗勇,既是一个战争片又是一个文学电影,很多对话都是围绕两大宗教在探讨人的终极意义,萨拉丁亲民善于战略和狮心王查理勇猛善于权威终于在耶路撒冷城外惺惺相惜起来。电影拍摄的年代正值中东战争,英美支持以色列屡屡得手,阿拉伯国家内部又缺乏沟通和团结,这部长片绝对是埃及电影应当时时代诉求拍摄的,但是丝毫没有历史负担也没有投机煽动。良心之作。
老慕 说:极少看到埃及电影,没想到早在1963年埃及就摄制出这样一部史诗级大片。该片彩色、2.35:1屏显,长达190多分钟,肯定投入巨大,花这么大的血本制作,估计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大背景有关。国内引进该片,除了个别所谓暴露镜头,几乎全程国语配音,3个多小时的译制片在那时还真不多见。国语配音质量挺好,就是背景噪声大点了。该片整体质量挺高,但有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将己方与敌方脸谱化了,这也许与我上面提到的与当时政治背景有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欧洲参战国有英国、法国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的对手除了以色列背后还有英法两国。因美化己方、倭化敌方有些过度,该片我没能打高于9分,8.8分吧。
威尔莫 说:埃及电影初体验。剧情线可以视为《天国王朝》后传,虽然对史实做了很多改动,但总体上依然较为生动地展现了萨拉丁和狮心王之间的义战传奇,阿拉伯将领阿瓦姆和医院骑士团指挥官路易莎之间的爱情虽属虚构,但作为副线也相当出彩。手法上最大的亮点是双方阵营的两场审判戏,大胆采用分屏,让十字军审判路易莎和萨拉丁审判阿卡总督同时进行,一边在暗影里向义人灌输恨,说“没有恨就没有胜利”,一边却在光亮中对叛徒重申爱,说“没有爱就没有解放”。本片拍摄的时间正处于中东战争期间,片中也多次强调反战和信仰自由,可见这部作品里所包含的主创们的寄寓。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