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一代》是2011年的一部科幻片。由Victor Ginzburg执导,欧勒格·塔克塔罗夫、弗拉基米尔·缅绍夫、雷娜塔·利特维诺娃等联袂主演。百事一代,又名Generation П、P世代。根据俄国新锐作家维克多.佩列文的小说《П一代》改编的同名电影,4月14日在俄首映。 俄国评论界普遍认为,《П一代》是2011年最受期待的俄语电影。 小说出版于1999年,通过高尔基文学院毕业生瓦维连.塔塔尔斯基在商业化大潮中光怪陆离的历险,描绘了后苏联时代的俄国社会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疯狂迈进时的乱象。 Вавилен之名实为作家瓦西里.阿克肖诺夫和领袖弗.伊.列宁的缩写合拼。 导演维克多.金斯堡以五年时候完成改编与拍摄,电影版亦将故事由原作截止的20世纪90年代末延至今日。在电影海报上,一个金面具遮住了小说封面上切.格瓦拉的脸。 刘文飞汉译此书《“百事”一代》200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佩列文特地为中文版写了序言。 佩列文说,有一句真伪莫辨的中国谚语,经常被俄国人引用:“乱世一代,该受诅咒。”但他所写的,并不是那些该受诅咒的家伙,而是“那些由于社会的变化而在生活中获得了成功的人”,或自认为获得了成功的人。 “我的这本书就是一个俄罗斯版的《西游记》故事。”佩列文写道,但不同的是,在《西游记》中,猴子越来越像人,而在俄国,人民却在不断努力,以使自己更像猴子。《西游记》是为了精神目的,“俄罗斯版旅行的目的则完全是物质上的。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获得大笔的金钱。” 在小说的题记中,佩列文引用了加拿大诗人和低音名歌手莱昂纳德?科恩的一段歌词。歌中唱道:“我是伤感的,如果你明白我的所指;我爱这个国家,却难以忍受我的目睹。我非左翼,也不是右翼。我今夜就这样坐在家里,迷失于那个没有希望的小屏幕。” 佩列文1962年生于莫斯科,小说新作《美女菠萝水》于2010年12月7日上市,再度大为畅销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6.8,算是一部中等的电影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影迷点评:
墓岛GRAVELAND 说:正如其广告所带来的后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的想象,“百事”一代人取代了“苏维埃”这个被弑杀的父亲成为全新的意识形态大他者,《百事一代》其实暗示了某种媒介的变异史:一个可能,一种亲缘性 广告逐渐取代政治成为全新的政治,在《百事一代》中诉诸迷幻感的隐喻也越来越让位给了那些生成中的计算机影像,广告,故事板以及最终的结果:以假乱真的3D模型,鲍德里亚的预言成为了真实,维持我们前进的,是越来越虚拟的现实,以及越来越逼真的虚拟,那些正在成为媒介,正在被大量复制的人,身体是献给拟真女神的祭品。神秘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主义”正在消失,只有屏幕中的影像。 但在《百事一代》波普,解构主义的内核之下,作者/导演却希望将这种文本嵌入宏大的叙事之中,一种自觉的,与政治事件对接的状态是其真正的“俄式精神”
注水龙 说:改编自同名小说。讲的是叶利钦时期一个广告公司小职员为西方品牌策划广告的故事。如同英俄杂交的片名“Generation П”一样,在表面上看是英美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同时讲的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消费主义文化对于这个刚刚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冲击。在这个新时期,策划不能叫“замысел”而是要叫“creator”。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意义不明的奢侈消费,广告也是要越土越好。政治上的诸多元素都被商品化、庸俗化,成为了一个消费主义的符号。就连叶利钦“炮打白宫”的事件也被迅速拿来当成广告宣传工具。整部电影用非常讥讽的手段来展现这个光怪陆离的时期。波普主义和解构苏联符号成了最主要的手段。
★冰凌宫★ 说:没看过原著,这片子也不是特别晦涩,从头到尾大概知道讲了个什么故事,但人家那思维真是理解不了,而且感觉说是科幻还不如说是奇幻片更贴切一些,喜欢片里的俄罗斯,不知为什么那座城市始终笼罩着一股末世乌托邦的色彩,而且俄罗斯导演显然对广告和营销题材十分热爱!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