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世界旦夕之间》是1973年的一部科幻片。由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执导,克劳斯·洛维奇、芭芭拉·瓦伦汀、古特·拉姆普雷切特等联袂主演。世界旦夕之间,又名Welt am Draht、电路世界。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跨时代项目斯莫莱克戎1号,是一种应用高端技术架设微缩世界的电子怪物。它可以针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事件做出精确的预测。由于这个研究项目的创办人兼总监沃尔摩尔教授神秘死亡,所长任命斯蒂勒博士作为这个项目的继任负责人。不久斯蒂勒的同事们发现新总监也开始状若疯狂。然而,随着老友--研究所安全主管劳兹神秘消失事件的不断深入,斯蒂勒渐渐分不清究竟是自己病了,还是身边的世界病了.... 《世界旦夕之间》是1973年法斯宾德为电视台制作的两部式科幻电影,改编自伽洛耶出版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Simulacron-3),本片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异次元骇客》(The Thirteenth Floor),并深刻启发了后来的同题材系列电影《黑客帝国》。 …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8.6,算是一部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能有此分数的电影也为数不多呀,推荐大家值得观看。
影迷点评:
彼得潘耶夫斯基 说: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事业是现代电影的奇迹之一—也是整个电影史上的奇迹之一—但是很难仅仅根据他的少数几部电影的数字拷贝和他作品相对罕见的放映(需要一个完整的回顾展,但它将占据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在十五年里制作了41部电影加上十五小时的迷你系列片《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并于1982年37岁去世)。他并没有像他多产的直接先驱让·吕克·戈达尔那样重组电影元素,但是他深入探究了他那个时代的世界。就像他1973年的科幻惊悚片《线上世界》一样,这部电影现在才在美国首映。这个迟来的放映值得庆祝,也值得严肃地摇摇头:这些年来它在哪里?法斯宾德绝妙的讽刺手法用高光泽的70年代庸俗艺术(树脂玻璃和镜子,涂漆的木头和铬)和无处不在的视频屏幕展现未来,这些屏幕像他的全景变焦镜头、摇摄镜头、跟踪镜头和电击切割一样容易反射、扭曲和复制身
冰红深蓝 说:法斯宾德颇具野心的科幻佳作,世纪末一系列Rubber Reality电影的鼻祖。1.三层世界的嵌套结构,不仅探讨虚拟与现实问题(即“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还涉及现代技术与跨国公司的垄断,并影射极权社会的思想控制。2.影片恍若一处处镜之迷宫,五花八门的镜像每每从四面八方包围住人物,而镜子既喻指着虚与实、真与假,还指称着自我的分裂与身份认同的困境(恰似拉康理论中主体遭逢的镜式迷惑),亦暗示出一种窥视的目光(一如上层世界肆意窥伺与操控下层世界)。3.大量诡异的运动镜头,如猝然的变焦推拉(渲染震惊感)和不少环绕镜头(眩晕效果与暗中观视)。4.布景与配色上佳,幽绿的公司和机房显得封闭而压抑,现代主义金属家具充当镜面。5.不少围栏、窗格的前景遮挡构图。6.电话亭作为出入口后启[黑客帝国]。7.还是较拖沓,片长完全可压缩。(8.5/10)
你所期望的永遠 说:三刷,改编自丹尼尔·迦卢耶原著《幻世三》,私影史十佳科幻片。1.影片讲述某控制论与未来科技研究所的项目——斯莫莱克戎,可通过架设微缩世界针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事件做出精确预测。在研究项目创办人神秘死亡后,继任负责人开始展开侦查,并最终探解世界真相的故事。法斯宾德在长达四小时的上下两集内,灵活运用镜子等意象,结合多层嵌套的文本构思创造了虚实交错的三重世界观,(大段哲学辩论)表达自身于世界真实性的质疑与彼时政况的悲观思维。2.控制论的意识仿真恐惧,由科幻拓延至政治、宗教的广义指喻。幽蓝色调和不时萦绕的絮乱电流声,即便最后为“爱”成功逃离下层,也不过进入又一个绝对控制的封闭式空间。3.上下集结尾互文;回绕式长镜头和室内画框设计。4.电话亭穿越/记忆消除/集体思维奴役启蒙后辈无数。(9.5/10)
精彩剧照:
2020-08-18 16:20:48
2019-07-04 12:59:16
冬寂網路
2021-01-27 21: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