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是1940年的一部剧情片。由费穆执导,赵英才、慕容婉儿、徐立等联袂主演。孔夫子,又名Confucius、Master Kung。从1937年11月底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止,历 史上称为「孤岛」时期。那时期的上海租界,政治环境极其险恶,张善琨以古装片《木兰从军》(1938)借古喻今,轰动一时,掀起了古装片的热潮,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滥造的才子佳人民间故事古装片所替代了。在孤岛影坛的一片混沌中,费穆和民华公司主持人金信民、童振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去拍摄《孔夫子》,可说是众醉独醒,逆流而上。《孔夫子》是民华的创业作,影片没有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戏剧性,倒处处透露出悲怆的情怀,作品中的孔子身处衰世,先后困于奸乱,绝粮陈蔡,弟子死难,家人凋零,落得孑然一身却仍与世抗衡,节高气傲。《孔夫子》绝不是一套讨俏的电影,在华语电影大片横行的今天,费穆在「史」与「剧」之间的思考、对电影美学方面的探索,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孔夫子》虽然摄于上海,却原来跟香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38年,金信民、演员张翼和导演费穆等都因走避战难暂居香港而结缘,《孔夫子》的拍摄念头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出来的。大半个世纪后,竟又在香港发现了《孔夫子》的硝酸底片,彷佛冥冥中注定。 中国 / 1940 / 黑白 / 35mm / 国语(缺少部份声本) / 中英文字幕 / 87分钟 /(另加9分钟零碎片段)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7.5,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影迷点评:
张敞 说:这该是费穆最好的电影,这也是我心中最好的电影,无论给它多少星都嫌少,它是无价之宝。费穆把“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拍出了“天生仲尼,仁义难行,世道衰微,仲尼如长夜”,整部电影深沉悲怆,朴拙大气,影像镜头处理诗意绵长。孔子立于土台之上,立于宫殿之上,立于陈蔡绝地之上,立于呵气成冰的困难之上,仍耿耿于仁义当行,十四年周游列国,感觉一事无成,又逢颜回贫死,子路战死,只有孙子子思陪伴,能不令人潸然泪下?太多细节使人难忘,孔子讲学、孔子说颜回也有了白发,子路临死不免冠……张翼面部棱角如三船敏郎,是一个硬汉,他所扮演的子路,被敌人围困,场面拍出了回肠荡气的史诗感。剧本极好,散而不散,是绝佳的“中国”电影该有的气息。
Tom 说:一开始很难看进去,赤裸裸地规劝训诫。但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此,费穆慢慢把观众引入一个新的构造出来的历史时空,观众一旦适应便能游走期间。用文字说明串联起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空线索,此时文字不在只承担默片间幕功能,而与台词统一同一,共同完成了对孔子一生的书写。除了古典式摄影,有一个横向移动镜头很独特,孔子和学徒们被围困旷野四散席地而坐,竟有沟口健二之神韵。很惊喜这片修复正视了声音残缺问题,记得曾读到过孤岛时期是中国有声片真正发展完善的时期。
胤祥 说:看来睡着是常态……台词慢得令人捉急,转场却多到要努力跟上……仰角为主的圣像的拍法(费穆大师你有多爱仰角?),却由费穆极具匠心的中式构图(画幅留白,压边压角等等)赋予风格。依然是古装即汉装汉装即戏装,呼唤乱世中的圣人,所谓讲述神话的年代。片尾的时候我不禁十分怀念菲姐的《幽兰操》。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