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问题》是1950年的一部剧情片。由黄佐临执导,嵇启明、陈绮、胡德龙等联袂主演。思想问题,又名Ideological Problems、Si xiang wen ti。1949年,解放后的上海。许多知识分子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进行着改造。小组长李振威工作积极,生活严肃,但工作有性急的毛病,恨不得自己的小组一下子就变成模范组,但他的组偏偏又特别复杂。胡彪是一个国民党军队的退职连长,他进革命大学的动机是因为国民党垮了,只好进革命大学看看风头;于志让是一个在旧社会被生活磨练得卑躬屈膝的小公务员,上革命大学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饭碗;时髦的上海小姐袁美霞认为革命是一种时髦的玩意,所以也要来赶赶时髦;地主的儿子王长生整天只知道打架胡闹;受美式教育的周正华则是为了在这里读几本马列的书,为自己镀镀金;何祥瑞是个挑拨离间的小特务。李振威对他们十分头痛,虽然有副组长刘静和积极分子高洁的帮助,但周正华等落后分子经常在小组会上大发高论,闹得大家不欢而散。在上大课学习社会发展史时,班里为了让大家建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号召进行大扫除。大多数同学们听了报告和进行了劳动后,思想上都有了进步,只有周正华没听完大课就走了。他看不起班里的“土包子”干部,认为干扫除这样的事是工友干的。班里开会研究如何帮助落后同学进步的问题,李振威认为周正华是个思想顽固,无法改造的典型。班主任老赵和其他组长认为,应该对周正华团结帮助,并批评了李振威的性急的毛病。偷听开会的何瑞祥和胡彪向周正华谎称班里要开除他,周正华不愿意背上被开除的恶名,冲动地跑去找赵主任询问。老赵耐心地做了解释工作,并向他讲述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真理。周正华的思想有了转变,决定继续留校学习。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大家的思想都有了进步。积极分子刘静、高沽、王长生加入了共青团,周正华对李振威也消除了成见。广州的解放也打破了何瑞祥和胡彪的幻想,胡彪交出了暗藏的手枪。在学习总结会上,大家总结了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特务何瑞祥坦白了自己的罪行,请求组织上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周正华也彻底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决心努力参加革命工作。他们有的要求参加南下服务团,有的要求下乡参加土改工作。这一群背着沉重思想负担的知识分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三个月学习,开始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改造自己,变成新人。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6.2,算是一部中等的电影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影迷点评:
这么近,那么远 说:没意思。思想政治课啊。“1949年,解放后的上海。许多知识分子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进行着改造。小组长李振威工作积极,生活严肃,但工作有性急的毛病,恨不得自己的小组一下子就变成模范组,但他的组偏偏又特别复杂。胡彪是一个国民党军队的退职连长,他进革命大学的动机是因为国民党垮了,只好进革命大学看看风头;于志让是一个在旧社会被生活磨练得卑躬屈膝的小公务员,上革命大学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饭碗;时髦的上海小姐袁美霞认为革命是一种时髦的玩意,所以也要来赶赶时髦;地主的儿子王长生整天只知道打架胡闹;受美式教育的周正华则是为了在这里读几本马列的书,为自己镀镀金;何祥瑞是个挑拨离间的小特务。”
江海一蓑翁 说:黄佐临导演问世于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部反映思想改造活动的电影。就影片内容而言,确实时代感十足,然而今天再来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或许是能直接感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市社会文化生活,尤其是思想改造运动详细过程的第一手影像史料。除此之外,作为一部戏剧电影,黄佐临将舞台表演转化为影像画面的构图、调度和摄影机运动语言等方面的功力,同样值得玩味。正基于此,本片不只能跟杨绛的《洗澡》、张济顺的《远去的都市》等书,构成明显的相互对照,跟黄佐临之女黄蜀芹导演的电影代表作《青春万岁》之间,同样构成传承意义上的互文效应,耐人寻味。
老刀 说: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的女赵主任的身材,以及男副主任的长相上看,编导是要有私货表达的吗?最出彩的最有亮点可圈可点的还是那几个学习小组里的落后分子的台词及表演。不许唱京剧,不许自由散漫,不许跳舞.....等的标语都贴到宿舍里面去了。这片四个编剧六个导演证明了发扬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统一着装,劳动人民创造历史;阶级斗争、压迫、剥削、反抗美帝。如果把电影里面的人物做的事说的话,反着看反着听的话,简直可怕至极细思极恐......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