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是1982年的一部其它片。由谢添执导,蓝天野、于是之、郑榕等联袂主演。茶馆,又名The Teahouse、Teahouse。导演: 谢添 编剧: 老舍 主演: 于是之 / 郑榕 / 蓝天野 / 英若诚 / 黄宗洛 / 童超 / 金昭 / 林连昆 / 牛星丽 / 谭宗尧 / 童弟 / 吴淑昆 / 胡宗温 / 程中 / 李大千 / 李源 / 李翔 / 张瞳 / 任宝贤 / 尚丽娟 / 米铁增 / 田春奎 / 冯增祥 / 雷飞 / 林东升 / 孟瑾 / 孙峻峰 / 平原 / 曹世骧 / 王大年 / 王淑华 / 张华 / 丁海涛 / 朱旭 / 孙敬修 / 曹孟浪 / 何康理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2(中国大陆)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The Teahouse IMDb: tt1395030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 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 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 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 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 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 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综合评分:
DVD电影网评分9.5,是一部少有的高评分电影作品,亲们,有了果断看呀。
影迷点评:
李不言 说:从晚清到内战,变的是国号和蛀蚀国家的名义,不变的是病入膏肓的腐朽以及好人难做、坏人猖狂的压迫。这也再次印证了: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人类本身的善良实在不足以支撑社会的正常运转,狡诈自私、损人利己、强取豪夺才算顺应人性。百年间,在一个中国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层级系统的驱动下,这里的人们终于不再需要卖儿鬻女,但这里的人们依旧没有被解答的困惑是:我爱咱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呀?王侯将相都是时间里的一滴水,追求一粥一饭的人性才是时间之河尽头不干的海。老舍先生是真正有大格局的创作者,虽然他用文字穿透并还原了历史的样貌,但他实际聚焦的还是每一个渺小个体,他们的挣扎悲喜,他们的被牺牲、被抛弃,他们的求而不得,这也是《茶馆》为何伟大的缘由。同样可贵的是,老舍写出本剧时,他所透露出的难得的对新时代浪潮的怀疑。
左胸上的吸盘 说:看睡着了。《茶馆》有点特殊,它只属于人艺于是之那批演员,类似传说中只有梅兰芳侯宝林才能演绎的节目,是一种文化景观了,本片最大的价值,就是记录下了那批演员的表演。形式上也很接近话剧,表演有极浓重的程式化痕迹,在一个严重限定的时间空间里安排(堆砌)情节,观感上肯定不如正常的清末民初电影来的开阔、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电影技巧,无非几个特写镜头之类的,反而还消弭了话剧中观众可以捡自己喜欢看的趣味,总的来说除了机械保存个文化景观,本片存在的意义不大。《茶馆》创作于56年,有明显的控诉旧社会之意,这方面没什么新鲜的,无非老实人被兵痞等人欺压、卖儿卖女沦落风尘之类,这些直愣愣的卖惨戏占了大头,第一节那些清末人物的风流做派能感到设计者老舍的俏皮,可惜后面未予保持。少见的记了民国会道门一笔。尚丽娟版小丁宝不错
荔榛 说:剧本讲究,表演也讲究:于是之甚至演出了角色的习惯性体态动作,微微后仰的站姿和有些女性化的手势,第一幕中眼睛看着秦二爷回转常四爷的话,第三幕跟康顺子告别的场景等等,都处理得极细致、精准。这次格外注意到一位前国会议员崔先生,自以为洞悉结局,所以放弃了一切行动,感觉这个形象在今天有了更多的后代。“小字辈”人的出现最让人觉得可怖。话剧改电影,比小说改电影还不容易,发生在“茶馆”外的场景到底加得有些生硬,这部电影更像是对不可复得的话剧现场留存了一份珍贵的精修影像,片尾打出字幕“原话剧导演:焦菊隐,夏淳”,特别地发挥镜头比之舞台的优势之处并不多,如今蓝天野已长成第三幕的样子,感谢这份留存。
精彩剧照:
影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