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夏日纪事

夏日纪事》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cliosong

2019-10-03 22:57:12

(纪录片无评分)纪录片。1961年,鲁什、莫兰导演,2011年修复版。当纪录片对“真实”的再现被质疑时,这两位作者后退了一步,把这质疑也包含进了记录之内。嵌套了两层“纪录”的影像不能肯定地说对再现“真实”有更大帮助,只能说扩展了我们审视何为真实的视角。虚构的故事以“假”求“真”,所以它们用于刺激观众的手段不会被质疑。纪录片在外在形式上天然存在取得观众信赖的优势,却也埋藏下被人质问以“真”造“假”的祸根。那么对一段纪录影像进行再记录,也许就能在两段记录的共性中发现真正的“真实”所具备的某些特征?(P.S.私下打分8.5/10)

持人的摄影机

2021-11-20 00:51:19

8.5/10。①导演和他的团队到处街坊各种各样的路人问他们是否幸福记录他们的回答,并在之后让受访者看自己参演的成片发表评论。②真实电影鼻祖(直接电影是假装旁观地呈现现实,真实电影是通过纪录的虚假性去对现实发出提问与思考),制作团队入镜探讨创作思路以及结尾让受访者看自己演的纪录片这两点很有趣,但整体上影片并未捕捉到太多值得讨论的细节。

蘇小北

2011-10-08 21:26:52

你是否自問過,我幸福麼?那麼你的答案是什麽?不管是或否,你是否都能認真且肯定?那麼,你是否問過你身邊的人,他們是否幸福?對於他們的答案,你是否相信?有誰讓你感動到淚流滿面,當他們述說他們的故事,或甜蜜或苦澀?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又是什麽?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water

2013-08-31 17:44:15

真假标准人各不同。不可承受之轻里sabina觉得不用考虑旁人眼光时是真,男友却觉得走到人群中对外界诚实才是。如果说独自一人最真实,但没有外界参照也就难以理解,而要理解要走出去,观测本身又影响了被观测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跟量子力学似的。世上的「真」又多大程度上是对自我意识的肯定呢?

谋杀游戏机

2011-11-02 23:59:28

技术进步、时代环境造就的真实电影,打动我的是最后陌生受访者们坐到一起重新审视生活影像及抒发个人感想的时候。自然流动着的、纯粹的时间。@资料馆,玛索琳娜·伊文斯交流

双晚

2021-07-18 23:18:54

B+. 看似是对于幸福本质的讨论,实际上倒更像探索影像能力边界的操练,把创作思路和过程全部摊开,在结尾强烈的自反中达到趣味的顶点:所谓的cinema vérité,或许正在于承认影像与真实间的距离。通过不断强调媒介的在场,电影时刻提醒观众,这只是逼近真实的一次尝试,而绝对的“真实”是永不可达的——正如镜头前那些自得的、孤独的、压抑的、无力的人们,幸福和不幸有千百种,而我们口中的“真实”,永远是各自选择相信的那个。

灰狼

2015-10-03 21:12:27

电影:一次人类学研究。影片结束于莫兰孤单的背影,他想用摄影机捕捉真实,但最终捕捉到的是差异,这是个证伪的过程,依然是宝贵的文献,当然,it's unnatural.

幽灵不会哭

2020-03-13 11:43:47

让·鲁什离开西非回到巴黎和谁会学家莫兰一起拍摄一部“记录电影”,在纷纷扰扰的60年代的法国,工人、非洲移民、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屠杀幸存者、学生、封面女郎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摄影机面前“扮演”自己,我们看到了工人与大机器时代的战争、看到了刚果和阿尔及尔独立运动引发的价值观之争、看到了移民的生活艰辛、在访谈后摄影机又记录了他们生活中短暂的片段,导演还将这些可能一辈子不会碰到的人聚集在一起谈话观看电影,“你幸福吗”这个社会学的终极问题也似乎有了些清晰的答案,有的人回避,有的人则有清晰的判断,有的人求助书籍,有的人不置可否,但在真实之外,有那么几分钟我们还是看到了主观的情感,那个大屠杀幸存者走在巴黎的街头,阳光明媚,但她身上的阴影却覆盖了她渺小的身体,摄影机开始移动,她变得越来越孤独了

十四卷

2018-02-10 16:41:28

探讨了影像作为现实生活加速器之可能性,行人的陈词滥调和自卫防御性的反应,暗示了随意的民意调查之肤浅。(居然是和埃德加莫兰合拍的我暴风哭泣

vivi

2017-12-16 21:52:35

3.5 这部跟《人类的金字塔》大概可算互文了,而它的题材更广泛(但我还是更喜欢人类金字塔,或许因为电影院的画幅还是错的),尤其最后还纪录了学生们观看“成片”再次讨论,甚至讨论影片发行。真实-虚构-成品之间微妙的关系,电影的视角,也许就是1960年夏天让鲁什思考得最多的事情。

sirius_flower

2019-11-04 06:35:13

这片子Rouch的印记可能还没有Morin的明显 和直接电影对拍摄本身的直接性强调不同 这部片子虽然在后期找了Brault来拍也用了同步录音但在剪辑中明显采用了多机位不同景别的连续剪辑技巧 谈话场景尤其显著 这种强烈的构建痕迹让DC的人感觉很不安。但这片子在延续了经典剪辑技巧的同时也努力发明对移动便携设备的新用法 一方面小摄影机缩短了跟被摄的距离得到了一系列更加亲密的特写 但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更公共的议题讨论有试图将这些亲密体验变成某种公共的经验。这种矛盾关系在最后被摄观影会的一场达到了高潮,大家对相同的影片给出了不同的观点,相互争执不休。这也直接导致两个导演修改并重新拍摄了最后在Musée de l'homme的一场评论戏 Morin坚持这片子能在不引导观众的情况下让大家直接接触到真实的生活 一种复杂性的生活状态。也因此成了新浪潮的风向

喂饭

2018-06-18 14:44:32

5.5 “真实电影”鼻祖,结尾导演居然用实际行动将目的合盘托出~所谓“真实”并非“客观”(名字很容易引起误解),导演是记者,直接向着被摄对象发问;同时更像主持人,成为激发被摄对象“真实”特质的能动性存在。至此镜头下的法国小镇,夏日里人们的小情绪,给人的感觉是被激发的“真实”。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