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Neliy

2021-10-13 14:34:01

真的很喜欢啊 I live my death.

JS

2020-10-17 12:31:43

3.5 偏意识流的私影像,几处剪辑节奏和出来的气氛很迷人,限于没看过巴班克的作品,没能get到其中的迷影元素。拉美气息、导演眼中迷人的女性形象和达福有趣的搬演,仅限于此(线上送生日祝福,三个窗口,一个世界,很温馨。

Elpine333

2020-10-17 13:26:39

迫切想看一部关于死亡的片子。当然本片表现的“生”大于“死”,想死想看怎么坦然面对死的过程,但巴班克是想活的。导演和巴班克的影像穿插,心中标记了几部作品,永远对镜头对准现实的导演怀有崇敬。不喜欢最后香港的部分,天堂的样子不用拍出来。桶木腰的声音正好搭人濒死的死气

VioletRhythm

2020-10-17 11:48:18

radiohead!!!

zzang

2020-10-25 15:27:39

电影与真实交错 雨中曲 最后的晚餐 | 4th IDF E01

象倌

2020-10-17 17:57:08

经过美化的瓦达西回忆影像,海水场景非常死亡搁浅。豆瓣把导演名翻译成巴拉巴拉也是绝了...

组织捣乱委员

2020-10-17 20:57:34

私人到像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的iphone12(

消失海

2020-10-17 21:04:52

垂垂暮老的巴班克在电影院吞云吐雾,看着盛年之作《蜘蛛女之吻》。当旁白响起,蜘蛛女的脸庞滑过一滴完美的泪,我也跟着湿了眼眶。

励志野心家

2020-10-17 21:08:02

非常沉重的名字,影片内容关于死亡,但感受到一种浪漫。1、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亲密关系,私人化影像的呈现。看之前以为是巴班克自己导的,看时不这么认为,在想拍摄者是否是女儿儿子,最后发现是妻子,一位小了28岁的妻子。2、导演对电影事业的热爱。非常多过去影片的堆砌,能感受到一种情绪化的起伏,但是堆叠的看不出明显逻辑线。3、巴西或者阿根廷,导演对自我身份的探讨。4、香港与徐静蕾,我认为是对异域东方的向往。至于徐静蕾并非徐静蕾应该是芭芭拉认为反正美洲观众不知道徐静蕾是谁,找了个东方面孔代替。5、死时的代表性仪式感,白床单、有管风琴的音乐会、朋友聚会。他走了,他还在。

Pincent

2020-11-05 14:01:20

75/100 @MUBI

马来可

2020-10-17 13:30:32

正视生命与疾病的关系 片段化的人生感悟 雨中曲那一段神了 怀疑艺术家生命是和他的影像作品是交织在一起的……

2020-10-17 17:14:17

IDF很私人,也很特別,用虛構的方式,把愛人的電影片段和人生連接起來,寫一封動人的情書送給彌留之際的他。 蒼老的皮膚,凝視的眼神,洶湧的海水,小聲呢喃的獨白,狂風暴雨中的舞蹈,片段化的記憶影像化之後無比動人,能拍電影的人生太好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