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二十二

二十二》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李芷逸

2017-07-31 20:08:30

三个老人一直在说着爱毛主席,爱国家,但是至少在片中老人们的生活中,国家和政府是缺失的。另外在几位老人表示“不想想起,不想再说”之后,对导演和媒体是有些愤怒的。只希望世界和平,老人安度晚年。

AilsonAir

2016-04-29 20:45:21

看完片子我甚至是有些愤怒的,愤怒成片辜负了这深重的题材。实质内容大概只有五十分钟的题量非要拖长到两个小时,导致结构非常松散,插入了大量漫无目的的镜头使原本打动人心的题材变得苍白无力。主题不够明确,剪辑缺乏章法,摄影的艺术性更适合影展而不是纪录片,政治正确没问题,问题在于过于刻意。

亵渎电影

2017-08-17 14:34:05

看这样的电影,感觉很神奇,我在一直默默的提醒自己不要太理性,不要去分析评价它,只去倾听就好。感觉自己看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去参加了一场行为艺术,看着老人的生活,本能地难受感动。片尾看着32099人的众筹名单升起来,电影本身怎么样都已经无所谓了,它的背后承载的意义,早就不是一部电影了。

小黑_Alvin

2015-12-15 20:17:00

挺好的题材却没能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可以看出来导演仅仅是因为好奇和所谓“责任感”便急切地进入这些老人的生活。然而导演的想法又是不确定的,他似乎意识到媒体对老人的困扰,以及老年生活的无趣,但又不愿承认镜头的贫乏与无力。如果能够拍到老人们一行去日本抗议的事件该多好。

天马星

2017-08-15 17:05:21

有些人说不喜欢影片太多的空镜。相反我倒是很喜欢这些空镜,悬挂时钟、黑暗孤灯、飞翔鸟儿、滂沱暴雨,这些空镜不仅舒缓了影片压抑的情绪,更让观众发散思维深入思考。这不是一部苦大仇深的纪录片,这是一群坚强老人的生活写照,致这些可爱的奶奶们,我们会铭记历史铭记苦难,更会珍爱生命珍爱和平。

陆支羽

2016-12-21 05:30:30

3.0。1.相比《三十二》的深植内心,本片更倾注于昔日慰安妇的群体化描摹,或许更具史料价值,而非个体生命价值。2.对于郭柯的拍法,有人觉得投机抑或愤怒,在我以为,仍然算得上是一场值得去做的抢救式纪录。

ΑΛΗΘΕΙΑ

2017-08-13 20:58:35

我不认为影片的哪一帧是浪费的。愤怒是一个点动的情绪,没有人能持续愤怒70年,最终一切的情绪都要归于生活,归于平淡的一分一秒。被迫成为“慰安妇”,愤怒过后沉淀下来的是什么。我很欣赏郭柯的镜头语言,因为那才是生活。太多的事都太难,而她们很美。《阿里郎》很美,知足很美,友好很美。谢谢。

LOOK

2017-08-16 12:13:42

不论收获的情感类别是感动,悲伤,愤怒或兼而有之,将镜头对着这些从人间地狱中走出、压根不愿再回首残酷往事的性犯罪受害者的身体与面容拍摄,价值与意义是零。那些温情伪诗意日常的下雨镜头真是看了让人想吐。

Christine

2017-08-14 11:57:25

但愿至少有一位可以见证到官方的道歉…

字母君

2015-12-11 21:37:42

同意“抢救式记录”的说法,初衷值得肯定,但这种题材光以情动人还远远不够。 动不动就以各种漂亮(却做作)的空镜串场,开始还是因受触动而落泪,中段起基本都是因为哈欠了。“去苦难”适得其反,内容单薄隔靴搔痒,素材组接无力,没空镜就成了个短片访谈录。“唯美”的制作思路其实更接近剧情片,然而呈现出的效果却更像一场以慰安妇老人为主题的摄影展。同样是拍采访,得学学人家王兵“人类学影像”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2017-08-12 14:15:22

她们越笑我越难过 她们不是慰安妇 是被称之为慰安妇的受害者

桥山小野姬

2017-08-14 01:09:31

这么敏感的题材上院线我是吃惊的。然后更吃惊的是同行小伙伴很反对这类题材被大众看到。看完后斥问“为什么他们(纪录片工作者)就不能隐秘一点呢?!”。嗯。突然发觉是观众的要求使得社会纪录片只能走地下路线呢。就好像只有对subject的无知才是尊重人家隐私,才能体现大国人民的豁达慈悲?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