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镜子

镜子》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Lycidas

2015-11-06 08:57:46

@BFI Southbank 美得登峰造极,画外诗即全片灵魂,以尺丈量时间漫游于乌拉尔山,言语难以抚慰的雨水,接过命运系于马鞍之上,群山在雾中朦胧,大海扬起泡沫。“尘世的生活走到半途,我迷失在昏暗的树林深处”。

LOOK

2014-01-20 22:12:04

属于那类挖掘电影潜能的经典之作

大钊

2019-07-03 15:02:24

我挺喜欢这样一类电影“老成的悲怆”,可以与《野草莓》《永恒和一日》放在一起,野草莓最直白,镜子最深邃。一年前只觉震撼,看不懂,现在知道没有什么好懂的,感受就是了。 “艺术就是蒙太奇”,当代几乎没有电影人有胆量愿如此表达内心了,私人影像不是艺术,但艺术可以私人。 镜子是木屋,是雪地战场,是风吹散的书页,它是一个轮回,人类种种的无聊历史,我们与之对话,回到婴儿诞生的时候,医生的到来可以打破并推动轮回持续下去。 长镜头与蒙太奇这两个利器都用得太美了,转化场景需要有鲜明的关注点,局部或景别,场景元素差异

TWY

2017-08-09 17:52:01

无数面镜子,总有一面能看到自己,结合了战争与历史观和私人化的梦呓影像,塔可夫斯基打造了这部绝美的作品,暮年母亲拉着过去的孩子,放飞小鸟,草棚的火光,记忆在各个空间的梦中流淌,就像风一样,至此看完老塔全部长片。

晚不安

2019-02-10 02:35:12

真正的诗影像:对意象的终极呈现,一次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向意识深处的挖掘。如果“需要重看”是一种电影属性,那么《镜子》无疑拥有。塔可夫斯基用一部电影囊括所有东西(没有野心却达成效果),包括混乱的私人记忆、俄国的文化与历史。他提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传体,方法是建立一套无懈可击的美学系统,而它最终表现为一个浑然一体的无法复制的梦境。电影在形式上非常自由,探索表达的边界、自我的存在——自我表达到极致并不表现为自恋,反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普遍性”。尽管画外音在念诗,但语言还是为影像让步。镜头成为电影中的幽灵,游走于整个时空。我感知到的是一种力,而非故事、人物或情感。它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因而难以描述。观众再次陷入迷宫,却无意寻找出口。理性之门紧闭的时候,知觉之门洞开。面对电影这面镜子,我们将看到什么呢?

西湖天下景

2021-05-03 10:55:06

诗性往往是表达未经言明的状态,所指越含糊、复杂、抽象,能指就越丰富、开阔、无定。已知意义的镜头语言就是死亡的非诗性语言。关于童年,关于母亲,我们无法在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里简单的找到幸福、慈爱、坚毅、牺牲、善良、含辛茹苦等等对应的公度和通约的预设意义,它的表达在寻常理解之外。而这些提炼过的、很不日常的、无指向性的对话、情绪和画面,恰恰塑造了电影的诗性。

我們的失敗.

2018-07-02 08:53:52

黑白彩色分隔了过去与当下,梦境与现实,也传达了老塔对于记忆的感知状态。借助父亲的诗句外放情绪,用相同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镜子便成为了一种象征拼贴散乱琐碎生活点滴的介质,面对镜子的倒影,每个人的童年回忆都被赋予了静谧的诗意,在轻风拂过的原野化成了永恒的眷念|若曾共舞寂寞,谁还愿归来。(9.5/10)

胤祥

2006-08-06 01:57:37

绝对是塔爷最晦涩的一部。16个段落完全是把时间与记忆,完全以梦境和思维流的逻辑呈现出来,对纪录片的素材引用指向某种论文电影的方式。影片与[飞向太空]的主题和气质最为接近,有许多非常作者标签化的用法。

成知默

2016-06-12 17:11:35

SIFF2016镜头下的满眼苍绿实在美得动人心魄,恰如影片中引用的诗,摇曳跌宕宛如梦境。回忆与现实互为镜像,过去与现在交织映照,横亘在漫长岁月中的,是光阴仍无法抚平的丧失与伤痛。重看仍不是很懂。

Owl

2019-04-06 23:58:27

镜子映照女人和少年遁去的第二面,镜头揭开创伤的同时也治愈了它。看完第一部塔可夫斯基,说不上被折服但是有几组足帧的空长镜头确实够惊艳!在随风荡漾的草波中踟蹰不定的侧影、在疾雨中奔跑跳跃的动人身姿、桌面上依循自身节奏而收干的水印、放射状路景带来的的视觉至心理撞击以及几处为缓冲激烈情绪而短暂停留的慢镜头都让我有一种被吸到画面里去了的感受。还有触动我的是塔的面部特写,说话者所说的内容被接收者全部置换到了脸上,主角光环立刻放大了数倍,从而对角色的内心世界能产生快速且主动性的共情,掐断观望喘息的间隙,一定程度上也减淡了晦涩成分。很喜欢穿插在首尾两处的诗篇型旁白,似一个第三视角的阐述,增加了影片的厚度。/能表现出自我与个体的关系,使个体分裂出的另一个自我保持独立存在:一个是“镜子”,另一个是“摄像头”。

圆首的秘书

2015-09-07 15:16:19

真正的大师之作,无法逾越的巅峰。色彩的运用、镜头的控制、诗性的释放,开头结尾,纪录片段,无一不感人,无一不散发着哲性光辉。巴赫的约翰受难曲又为整部片子套上了一个繁复精致的神圣外壳。太棒了,太棒了。2021.09.28 塔可夫斯基受俳句影响真的很大,从这个角度上说,跟小津有同一种侘寂,只不过老塔又有一种骨子里的超自然力量。

津五渡

2018-10-25 23:53:08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这部电影,那就是诗意。老塔把父亲的诗转化成了影像诗,其实和「索拉里斯」讲了一样的主题,时间与记忆是人类永恒的命门,在人生有限的时间里,人类还要做很多错事。可回首一生,与自己生命相交的一切组成了一生的记忆,这记忆无论清晰或者模糊,终究如同镜子中的一切,可望不可即。所以可以笑着流眼泪,所谓悲欣交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