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朽的女人

不朽的女人》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四弦褶子兔

2021-09-28 20:15:49

如果目光所及之处总是显得过于静止、过于怪异,以至于想象中的几何形状反而推翻了我们的“亲眼所见”,那正是因为目光的那一边(在其间,有一次剪辑...)是真实,而真实相对于现实总是一种过度,正如正午的阳光(我希望这种说法不像是一个比喻而更像是举例,毕竟我是在评论罗伯-格里耶的作品),过曝、刺眼,在这种过度面前,我们失去了言说的能力,以至于除了说谎外无法作出任何行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静滞的东西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总是过快的。

Vivre Sa Vie

2021-09-06 20:03:15

女主好看,喜欢这种真真假假的感觉,说像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其实快不记得这部,想起了阳炎座,但是摄影还是喜欢阳炎座,可能彩色吧。两个女人,前半部分出现的意象到中间故事上明朗了一些过后再重新出现意象,最后女人在船头望着镜头结束,和阳炎座像的一点是两个女人,结构,景也不是很多。再喜欢的形式也会被称作意识流,哎

安小安

2014-09-29 10:02:16

有一部形式使劲为理念服务的片儿,奇诡的视点变化,背景带表演性,人物自带雕塑感,真真假假现实与幻觉现代主义母题探讨,在那个对形式如此狂热的时代。后来去翻了格里耶一本小书《快照集》,惊觉我靠不要太难看吧,形式天生还是更适合影像。

奥利

2018-11-22 16:26:31

渐入佳境的电影。声音对画面的过渡与裂痕般的剪辑提供了独特的叙事节奏所以并没有觉得僵硬,时空在此被给予虚假的确证,没有人能逃出这个谜。

c. velasquez

2017-08-01 03:03:27

trompe l'oeil/假象/赝品/梦(一切纯视听情景:装饰物特写 古建筑 停滞的人 镜前自省) ;禁脔/女性的怨恨; 结构的对位;叙事的语焉不详与自相矛盾昭示叙事的虚构属性;双向窥视; 单镜头摇移中位置突变与时间变形;不同速度的时间/心理时间; 视线衔接对象:作为预言者的角色 一种赤裸叙事; 跨时空的声音蒙太奇

Korovamilkbar

2021-02-22 19:33:33

影像永远陈述着现在,并非是一系列意义或情感,而是抽象的点线面和运动,以及指向这些的一种激情(不是激情的抽象,也不是抽象的激情)。

了花

2017-06-13 20:46:00

确实有点去年在伊斯坦布尔的意思但还是不同只是依旧很法国。存在于不存在已不重要。

愛唱片

2007-08-29 20:39:08

他的第一部不如以后的作品那么嚣张。

般若死火

2009-03-09 08:30:55

格里耶: 超乎寻常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交错的时空中发生冲突

7级残废

2020-11-26 06:59:57

作为《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编剧,格里耶的这部《不朽的女人》处处都是《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影子。雕塑般矗立面无表情的人物,尤其是在女人失踪后,男人不断的寻找,曾经和女人在街头巷尾游荡时遇见的商贩或熟人等等表示都没见过女人,而后在某一个时刻男人在苦苦寻找中终于在街边遇见了失踪已久的女人,这时街道上所有路人都保持姿势矗立不动,如同定格一般,这完完全全就是《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里上流酒会场景的再现。在影片开始不久时,格里耶运用了别致的转场方式,通过突然出现的人物身体与移动或推拉的镜头相交待整个画面被遮挡时转场到下一个画面,下一个场景与空间,这样的转场方式出现了三到四次左右。

惧色

2010-05-15 18:28:50

交错的记忆与幻想用视听语言来表现挺好的,前边那么多铺垫,结尾的角色互换也就理所当然

Cloud-D-Zoro

2017-01-24 23:14:40

格里耶在创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之时,亦构思了《不朽的女人》的剧本。最终雷乃拍摄了前者,于此格里耶借助后者完成了银幕处女秀。两部可视作姐妹篇一并观看。最显著的相似特征:大广场上的静默人群、室内成双男女站立约会等。雕像化的人物强调的仍然是新小说的无人物特征,及无理性的情感状态。创作原型来自格里耶在伊斯坦布尔游览时遇到的一个女人。正如女人就是最好的创作灵感一样。格里耶把记忆通过联想与再现当时情景的融合,并打破与女人在一起的所有时间秩序。令回忆变得支离破碎,真假难辨。站在百叶窗之前,透过窗户向外窥探的男子,与不断摄入的女人面孔特写剪在一起,仿佛呈现了一种女人“被凝视”的视觉文本。包括多次女人在男人面前进行表演。而掐女人脖子几乎就是格里耶最钟情的性趣味了。车祸-公墓-死亡。一切全都是假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