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综合症

中国综合症》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TheAnglesWept

2017-01-27 01:04:28

4.5 媒体行业的良知和资本家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简·芳达和道格拉斯用力拼演技,但没抢走杰克·莱蒙一分钟的戏,姜还是老的辣。有趣的是,影片上映后几天美国发生三里岛核事故。电影,不仅仅是娱乐。

AIaudrey

2012-04-01 03:42:15

1.我个人觉得应停止新建核电站,并逐步关闭已建核电站;2.任何有关公众生命安全的建设都应“能够”受到公众监督;3.设想如果此事发生在天朝,呵呵,这简直是片名的极佳讽刺,虽然当时才1979年。

mecca

2017-04-27 12:22:36

4- 七十年代阴谋论甚嚣尘上,此片不幸预言了上映不日即真实发生的三里岛核泄漏事故。悬疑线拉得紧凑,男女主贡献一流表演。无配乐,无观众,结尾紧得好,有余韵。疑惑在于基于虚拟的灾害逻辑链没交代清,只能看做一记模糊的警钟,敲给当局,敲给大公司,敲给盲目乐观和玩忽职守,也同样敲给新闻伦理。

heng

2013-06-21 01:17:22

His friend dared to say the truth that he's definitely a hero.

FRANK

2013-08-09 14:08:35

不敢相信这么一部好片在豆瓣上只有200人看过。jack lemmon at his best!不喜欢简方达(和他爸是在太像了)但无法忽视她的精彩演技。米高道格拉斯在片中贡献了“大明星的青涩时期”的珍贵表演,作为75年《飞越疯人院》的制片人,他在本片表现的政治立场是不言而喻的。

好样的

2016-02-22 23:00:33

杰克莱蒙简方达飙戏看的过瘾。杰克莱蒙无愧凯文史派西的导师。剪辑很厉害。冷静又不冗余。控制室里噪音与死寂的对比剪辑印象深刻。小白脸道格拉斯做制片跑龙套

电影门外汉

2014-04-24 13:07:15

片名中国综合征,其实跟中国半点关系都没有,美国的俚语而已。影片犹如一部精彩小说,越往后越是扣人心弦

丑嘴唇

2014-04-12 14:21:22

从一个拍得很好的事故开始,到展示了过激的反核者和没节操的记者(个人感觉),影片似乎走的是一个很具远见的路线。然后就掉回小人物对抗大公司的戏码了。为什么大公司就一定要做反派呢?情绪化的民众和煽动他们的记者其实更具毁灭性啊。不过结尾确实太神作了!

猪头妖怪

2021-04-16 01:25:00

电影本身只能说是一般。但手头正在读的《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一书中提到,负责现场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第二届政府委员会中,有一名苏联科学家先前刚看过这部美国电影,而他恰巧也是担心会发生最坏情况的那个人。现实中,甚至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很久之后,都信不过这个体系逐级上报来的讯息,费尽力气才搞清楚事情的真实状况。而美国人在电影里,却总是把新闻自由当作最后一道难以绕过的安全阀。剩下的,就都是历史了。

赱馬觀♣

2009-05-27 21:30:36

加夫拉斯的事件+帕库拉的记者+吕美特的午后困境。不聊核电阴影,只说叙事技巧,本片有两点颇为出色。先是,道格拉斯的角色一度使事故性质出现二义性解读,到底是违规冒险正中要害,还是偏见驱使极端分子?再就是,被高层和同事排挤误解的状况下,老莱蒙的角色是否选择放弃?如不是,接下来又会怎么做?

老探戈

2007-02-07 11:11:00

地上打个洞,从美国到中国~

陀螺凡达可

2021-03-28 01:40:17

后水门时期的政治惊悚+新闻调查, 对美苏冷战背景下核能源企业的担忧和恐惧(电影上映七年后就是切尔诺贝利),叙事节奏太舒服了,娓娓道来不慌不忙,片长过半才揭露出核心冲突,不像现在电影那么急功近利。而且全片无配乐,全靠镜头和剪辑节奏来营造惊悚和悬疑氛围。简方达在这个片里面怎么那么像西格妮韦弗。(入选79年第32届戛纳主竞赛,同届主竞赛美国队还有《天堂之日》《诺玛蕾》《现代启示录》,《曼哈顿》和《好血统》在非竞赛展映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