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是魔鬼》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般若死火

2009-01-03 20:17:32

雅俊出品的,但字幕有不少还是翻得莫名其妙…………

nashy

2009-09-30 22:39:07

碟買了許久,一直未敢放入光驅,想來是對這電影心存敬畏。布列松作品中,這部尤其讓我望而卻步。該如何評價呢,冷冷地看著屏幕上凜冽的光,散發的那些孤獨、遊離、憤怒或者絕望、厭煩、無所適從的情緒,都是從自己身上剝下來的,猶然血淋淋。可是已經畏懼傷口了啊,那便只能不思考,為生活而活。

公園仔

2008-05-20 00:46:52

20080519 2150 Palace IFC

Muyan

2016-01-19 08:51:33

2016|01|10 前重看《诗》,收李沧东剧本|SAMEDI 14 JUILLET 2018, 19H30 SALLE HENRI LANGLOIS Séance présentée par Stéphane Tchalgadjieff

电个爆炸头

2017-01-02 21:58:27

布列松把演员形容为“模特”,秉承极简主义,善于聚焦局部,而这一部的风格多少有些不同以往,“模特”倒是从身体和内心都符合他的定义了:世上所有的信仰可能并无真意,生活也许只是魔鬼开的玩笑。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但那份空虚实实在在是感受过的。

Annihilator

2020-09-09 16:46:00

4.5。简洁的、单向的、精密的,基本摄影方法是在严格的景别选取之内由动作(尤其是手部动作)牵引镜头运动,进而不断构图-运动-重新构图。布列松的作品虽然是机械的,但并不是缺乏感知刺激的,只是各类视听元素都脱离了原本的位置和性质并被重新定义——演员脱离情绪成为动作机器和构图装置,声音脱离空间和音源进而重组为音符。为什么布列松电影是外星人电影?因为观众必须摆脱地球人感知世界的惯性思维才能进入它们,「经验式的观看/感知」就此失效,其中的一切都不可能被还原至对应的日常经验。这要求观众必须建立全新的观看逻辑以匹配并嵌合布列松的创作逻辑,因而开放的观看态度是必备的,否则便只能指责其电影风格「失真」。布列松主义的超验性就在此,不具备任何超现实的内容或反现实的逻辑,只是借由纯理性来构建一个反经验的银幕空间。

冬寂網路

2017-11-11 22:21:23

某种对于"现代性",甚至"后冷战"、"后现代"回应、萨特存在主义或唐璜 "行为"只代表其自身的机械仪式,但个体叙事及其倒叙结构在被布列松泛化为人类、自然的向死而生,关于灾难与环境问题纪录影像超验地并置,自然冲动之于人类社会之喻退隐,取而代之增加由存在主义通向(或"回归")自然

鬼腳七

2011-06-24 12:21:34

感觉上和 温柔女子 接近,只不过讲的是关乎政治和宗教的另外一个故事。很意外的倒是最后响起了音乐,迷茫的青年用布列松的无表情的模特来表现刚刚好。

与影牵手

2010-01-28 13:32:53

主人公在不停的寻找生命的意义,从宗教,从政治,从爱情,其间又涉及了很多人类破坏,污染毁灭环境的东西。在寻找的过程里,那个男生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想的越多,越没意义,最后只有去死。冷静,客观的布列松风格。

阿茶

2019-02-09 07:59:26

边缘化、局部化的构图,去表演的表演与画外之音,非常Bressonnien。70年代末,朋克飓风卷走了后68年代左翼意识形态的余烬,政治狂热、宗教狂热,布列松给了一切一个虚无主义的答案。唉布列松啊,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难啃……1117

alain.proust

2018-01-05 21:34:32

正如影片本身所表现出的失措、虚无、漫无目的,忧郁的年轻男子在经历了社会与自我的多重崩溃之后陷入了一种绝望的混乱和无序,于是把人生无意义归咎于神秘主义的魔鬼作祟,一遍一遍毫无表情地向这个世界表达温吞犹疑的反抗,就连死之前都还在试图谈论自己无用的怀疑,布列松却不留情面地让他一枪毙命。

Lycidas

2020-02-11 06:31:01

@arsenal berlin 布列松对于人类社会的冷眼到这个阶段已经趋于全面绝望甚至残酷,在他看来什么都无法带来拯救:政治不能,科学不能,宗教不能,爱情也不能。资本利益驱动下人性如薄冰,一碰即碎。大量机械运动的特写(电梯、公交车门、开锁等等)与人的行为并列出现,使得人物的僵硬与漠然更为突出。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