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里的春天》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saintdump

2019-09-21 18:33:21

70周年影展*天山。到“不能忘记的爸爸”那里,影片骤然变得现代起来,因为它反思的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伤痕,而是祖祖辈辈的阴影,父的缺失反而彰显出无处不在的父权压力。文本用对“幸福”、“权利”的反复追问,指出开放社会的迷思:对于什么是为你好,没有标准答案。对十年的展现与视觉符号的设计(金鱼、火车、镜像)使得它比《大桥下面》更有作者意识,选角好,徐雷的气质两头都靠。

ofelia11

2019-05-09 21:54:41

众多反对声中最无情的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棒打鸳鸯的儿子,要是回到小时候孤儿寡母受尽欺负的时候巴不得罗叔叔当他爹呢,就这样忘恩负义还能指望以后对娘孝顺? 男权社会里身为女性的不平等让人痛心,要是老市委书记没了老婆,找个小二三十岁的女娃娃,可能还会当做组织上乐于促成的美事呢!

洛神

2018-10-28 07:40:04

比《大桥下面》好些,后者讲的是动荡的年代过去了、改革开放到来=有私生子的女人可以迎来第二春,抛弃她的男人=动荡的年代之恶;而这部电影讲的是,寡妇作为一个主体,自己否定了动荡的年代(否定跟市委书记老公有感情),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以后,幽灵依然在(市委书记遗像),寡妇依然不能有人身自由,因为她的儿子只认市委书记的爸爸,接受不了一个工人阶级(邮递员)父亲。

Serena

2017-01-08 08:53:38

如果性别交换,可能就没有什么阻碍了…女主的妇联主任的职业真是个大讽刺,争取的了其他各位妇女的权益却主宰不了自己的人生…

瑞波恩

2019-11-21 22:02:24

资料馆留影几乎被埋没的国产佳作,80年代的爱情观,甚至比起如今更新潮。可贵的是并未止步于反思控诉那段文革伤痛,而是从一个官复原职的市委妇联主任的立场,透视动荡岁月之后对人生抉择的影响,以及阴魂不散的封建势力对与妇女生活发展的束缚。周围人总觉得主任就不能与邮递员谈恋爱甚至结婚,亲生儿子奉劝老娘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舍弃自己的爱情,理由五花八门,所以呢?一个女人就没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真爱嘛?电影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以一个有情人在桥上偶然重逢的段落结束,背后的晕红的夕阳与脚下疾驰而过的列车。意犹未尽之感,时代总归是向前走的,追求真爱的脚步也不该被任何力量以任何名义束缚住,心应该是自由的。ps 女主角真的和苏瑾有几分相似。

Kiyoko

2019-11-21 23:46:47

萧瑟的秋天里注入的热流、希望和自由。八十年代反思和解放结合表达,温和反思文革带给两代人的身份枷锁和心理创伤,新时期以女性为核心的思想解放、心灵解放、身体解放,追求自我幸福。被极端思想侵占无权拥有青春的一代人,解放后对逝去青春的返光向往。八十年代舞曲,解放的身体,红色洋溢的空间,虚掩的门缝,银幕上最勇敢地喷薄欲出,被禁锢过的才最激烈。第二代编导与新时代改革碰撞出来的火花,白沉对女性的刻画和拿捏,从《花姑娘》到此依旧深刻,定格桥上无法跨越的距离,也是老一代把幸福留给新一代的无私和无奈。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