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吞噬灵魂》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来来

2008-06-23 17:31:06

温情的出乎意料,这是法斯宾德吗?

有心打扰

2017-02-12 19:05:54

1.有种顺理成章的流畅性,或许套路,或许脸谱化,但不得不说如此剧本,真是让人服气,当艾米跟阿里的哭诉别人看待他们的眼光时,是如此的写实,表面酷酷的不在乎,其实内心是真的会在意的,这才是活生生的人;2.冷峻的温情;3.“幸福与快乐并不总相随”;4.结尾处理得太梦幻。

没十斤公爵BOT

2016-12-18 15:22:12

红色是情欲的暗示,更象征着潜在的畏惧与威胁。大量通过铁丝网,门窗,楼梯二次取景,人物仿佛处于一个拘禁的、狭小的空间中。法斯宾德师承布列松的极简主义并于后纳粹时代下解构了德国人国民性之中对异己的排斥【在当今的德国却又似乎左得过火】,严格来讲结局不算悲观,而是回归一种病态的正常化

Derridager

2017-06-21 12:58:07

人们抱团,无非是为了同仇敌忾或一齐排挤,本质上是由于人的劣根性。恐惧来自人情冷漠,社会阶层人种肤色能自然划出不同的团体。哪怕作为跟团体牵拉甚少的个体,一旦被排斥,灵魂也会惶惶终日。有意思的是,法斯宾德拍完此片后便与了阿里的扮演者分手,真可谓是一出现实的[恐惧吞噬灵魂]。

徐若风

2020-05-30 14:25:30

《世界旦夕之间》是“镜有千千劫”,这部就是门框/窗/楼梯栏杆有“千千结”了。在手机发明之前,人们其实也算不上疏离,即便看似是疏离的,大家还是挺热心,热衷于吃邻居的瓜,讨论隔壁的八卦,巴不得撕X。人们的表情,总是第一秒木然,第二秒就把一肚子坏水写在脸上,心思暴露无遗,也算是偏见得朴实无华了。爱情这种东西总是敌得过他人敌不过自己,双方都生着病的恋情怎么可能得以善终呢?放在法斯宾德序列里还是太一般了。

圆首的秘书

2015-06-28 08:50:37

开始以为是爱情故事,后来发现是移民问题,再后来变成了种族歧视,最后竟然回归到人性丑恶,甚至反过头来开始质疑爱情本身……阿里被迫展示肌肉之后,艾玛轻描淡写说了句“他有情绪,这是他们外国人自己的心理”,此一句真是永远的伤痛。最后的胃穿孔更像是对艾玛的惩罚,或者说是对爱情的。

晚不安

2018-04-22 18:29:21

法斯宾德没有像其他欧洲艺术片大师那样用大量心理戏去拍两性关系,而是借助外部环境来表现这段不被祝福甚至遭到歧视的感情。当集体冷暴力扼杀追求幸福的权利,我想知道人有没有办法脱离偏见在社会里生活?当外部压力突然缓和以后,内部又开始出现裂缝。最后,一切又回归最初,是为法斯宾德的温暖底色。

Paco

2018-03-17 12:27:16

4.5。第一部法斯宾德。乐观得现实,通俗得高级。探讨了诸多当代电影习惯性回避的隐蔽/延展面,首当其冲即立场的正确决定不了实现轨迹的“正确”。真正引发隔离的不是种族或身份差异,而是即便偏见缓解也不能及时改变的社会语境;当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理由是爱而非呼唤欲,方知幸福和快乐并不总相随。

沐梵

2016-11-15 20:03:21

延续《卡策马赫尔》的排外主题,冷漠社会里,偏见和刻薄才是吞噬灵魂的元凶。布景的撞色令视觉鲜活,却温暖不了两个孤独的边缘人。外部压力内部矛盾络绎不绝,纵然法斯宾德难得温情地用开放式结局来避免主角境遇的进一步恶化,他们之间跨越年龄、种族和阶级的爱情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窒息的无望感。

zzy花岗岩

2014-04-17 14:44:31

与你相拥,心就不再孤独,简洁的叙事与布景,衬托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大量景深镜头凸显人性的狭隘与冷漠。法斯宾德的这部电影关注的不仅仅是受到种族偏见影响的人群,而是整个带着深深恐惧感的社会~

文泽尔

2010-06-04 00:13:24

Arte大概大前年还是前年播的这片子,有两处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其一是在杂货店买东西时,摩洛哥人说的德语他们故意装作听不懂,后来艾米生气下来理论:“就是因为他是外国人才故意说不懂,而要是德国人他们就懂了”这样的种族歧视;其二是最后摩洛哥人病而如死,片子在无奈中结束.别的忘了

宝蓝色石榴

2013-04-01 13:41:55

法斯宾德有那么好懂的东西真的让我太震惊了,简直不像他。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孤独,两个人共享一份孤独时,它甜蜜又厚重,但是外界再次向你示好,你抛弃了它关系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叶子唱的好,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就是个人的局限性,它本质上就是剥削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